menu
    close

    开云(中国)故事

    开云(中国)故事

    【中国青年报】把论文写在黄土高原上
    日期:2023-12-04 阅读:
    打印

    西出甘肃兰州城区大约15公里,天斧沙宫的自然奇观可谓闻名遐迩。就在这片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年轻人。

    “种树比养娃难”,这是十几年前当地植树造林状况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持续推进,难度小、成本低的植树任务已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有一群来自渤海之滨——开云官方网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保水保墒水凝胶项目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远千里,偏偏要来啃啃这块“硬骨头”。

    心系黄土,“自找苦吃”

    每每忆起3年前的一段往事,开云官方网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保水保墒水凝胶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徐文龙教授总是心生感慨。正是当年的偶然事件,让该课题组的研究领域由凝胶在医药和机械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到黄土高原地域的绿化种植。

    2020年3月的一天,项目研发团队成员赵晓涵寒假后返校,敲开徐文龙办公室的门,向自己的学业指导老师讲起寒假在家遇到的一件“挠头事”。

    “闺女,你这个学习材料的大学生,能不能研究研究苗木移植过程中保水保墒的问题?”一回到昆明老家,一向忙碌的父亲便向赵晓涵道出了在经营苗木苗圃基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原来,父亲在给客户供应苗木时,尽管在起苗移苗时对苗木根部土球用塑料膜、蒲包、草包和草绳等进行了包装封闭,但只要放置时间稍长、运输过程有些颠簸或浇水有些滞后,往往会导致苗木脱水和包装土球碎散,这不仅降低了栽种成活率,还影响了基地的经营。

    父亲对女儿的只言片语像是“病急乱投医”。面对父亲的经营难题,赵晓涵心里根本没底。害怕父亲着急,她安慰父亲:“等我返校后,请教老师,看能不能把项目研究方向拓展到苗木移栽种植上来。”

    学生的情况介绍让徐文龙灵感一闪。多年的研究经验告诉他,凝胶不仅在医药和机械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在种植领域,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及盐碱、沙地、荒地等区域的种植生产也具有研究和推广的意义。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学院的肯定与支持。

    “要擘画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蓝图,作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师生,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黄河流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优秀论文写在黄土高原,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于兆玲说。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项目研究团队选择了素有“种树比养娃难”之称的甘肃黄土高原,将其作为植树实验基地。

    这一选择无形中让该项目研究团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当前,研究开发这种能够改变高原、盐碱地等土壤环境的物质,对于新疆、甘肃乃至整个中国来说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项目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对这项研究更充满着期待:“研究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让树苗扎根在黄土高原,我们必须先扎根在实验室里”

    “尽管我们团队过去从事凝胶在医药和机械传感领域方面的应用与研究,但对于改变土壤环境、利于生物在湿陷性土壤中生长物质的研究,是一个全新未知的领域和课题。”徐文龙直面项目研究所面临的困境。

    一切从零开始。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合作,他们除正常的教学和上课外,业余时间不是赴实地开展调研,就是奋战在实验室里。

    为解决结合凝胶后土壤团聚体的透气性问题,团队成员唐远涵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未曾谋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发去电子邮件,意外地收到房院士的悉心解答。

    为第一时间解决凝胶在实验中的决速步骤问题,满足凝胶在湿陷性黄土环境中的适用性,那段时间,项目研究团队实验室的灯光总是彻夜通明。成员彼此鼓励:“为了让树苗扎根在黄土高原,我们必须先扎根在实验室里!”

    在实验室里,队员们夜以继日,艰苦探索;在甘肃兰州城天斧沙宫周边的黄土高原上,尽管这些年轻人调研和植树实验的脚印一次次被黄沙所覆盖,却永远镌刻在每名队员的青春记忆里。

    从调研到研发,从研发到实验,项目研究团队研究生党支部先后组织41名党员青年科技工作者,5次赴黄土高原询问、调查、取土、采样、收集、移栽……

    “在开展保水保墒水凝胶项目研究中,参与项目研究的团队成员既是研究员、战斗员,也是项目进行实验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往往既要耐得住实验室里的一次次失败,以及一次次重复实验而与之俱来的沮丧、单调与孤寂,又要经得起黄土高原野外实验各种恶劣环境的敲打与考验。”开云官方网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明感慨。

    为了树木能够深深扎根在土质疏松、易蚀易散、干旱贫瘠、蓄水保墒能力差的黄土高原,项目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主动放弃假期外出旅游或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即便是因为工作需要往返此地,也是不乘动车而坐硬座绿皮火车,把节省下的车票钱用于购买树苗……

    该校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项目研究团队青年科技工作者王楷迪对两年前首次西行进行保水保墒水凝胶植树实验的情形记忆犹新:从烟台出发到潍坊中转,再坐3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甘肃兰州后,先打车到住宿处放下行李,然后再乘车前往植树实验地域,下车后还要在沟壑中步行十多公里,才能到达指定的具体植树实验点。

    为照顾女生,下车后,男生们几乎包揽了移栽工具、榆树苗、凝胶、水等植树实验物品。一路上,大家过黄沙地、攀沟壑,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等到达植树实验点放下携带的东西后,大家的手上大多被划出了伤口,腿上也被磕碰出一块块淤青。稍事休息后,队员们便按照分组和分工,开始挖坑、移栽、覆土……到了中午,常常是面包就着榨菜,渴了连口水都舍不得喝,把省下来的水给了刚在这里安家的小树苗。

    “每每回想起那段奔赴黄土高原植树实验的日子,虽然经历了身体上的劳累与疼痛,但我们收获的是项目研究的数据与成果,是黄土高原上那绿色的梦想。”青年科技工作者李建青一“跤”摔出了他参与植树实验的至深感悟。

    今年暑假期间,李建青随项目研究团队青年科技工作者赴甘肃黄土高原开展植树实验活动,在下车通过沟壑前往植树实验点途中,他左手拎着5公斤重的凝胶桶,右手拿着铁锹在队伍前面开道。在经过一个大山坡时,因为上坡借力的石头突然松动脱落,他瞬间失去平衡摔了下来。爬起来后,他不顾右手拇指的钻心疼痛,首先去查看同自己一起摔下来的凝胶桶。队友们劝他原地休息,但为了不耽误植树实验的工作进度,在简单的包扎处理后,他与队友们一起继续前行。待一周后返校,经医院检查,他才发现,自己的右手拇指已经骨折了。

    “把树种到乌兰布和,种到库布齐”

    “丁俊婕队员,你们种植的20棵榆树目前成活了18棵!”前不久,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的研究团队青年科技工作者丁俊婕,接到了委托看护人——甘肃省第四建设集团赵长栋的电话。

    这简短的电话让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兴奋不已。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扫先前郁结在每名队员心中的担忧、牵挂和焦虑,眼下树苗的成活率让大家看到了项目研究的希望与成果。

    植树实验近3年来,从第一次植树实验树苗46.7%的成活率,到第二次植树实验树苗80%的成活率,再到这第三次植树实验树苗90%的成活率,每一次成活率的提高都是项目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用汗水、泪水浇灌而来。

    “经过项目研究团队前期的调研与实验,对黄土高原土质和地质状况多次成分优化,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保水保墒水凝胶应用为核心的种植技术体系,它不但打破了黄土高原部分流域植树的季节局限性,而且实现了这些流域植树成活率的几何级提升。”谈起项目研究成果,徐文龙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实验室里、黄河岸边的那些淬炼,给予青年科技工作者们足够的养分。他们就像自己种下的那一棵棵树苗,将理想的根系和黄土地紧紧相连。项目研发期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30余篇,团队获得“互联网+”国家金奖等省部级以上科创奖项4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实验室和黄河岸边的这些淬炼,不仅给予了我们成长成才足够的养分,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只有知识才能壮美祖国山河’的信念。”项目研究团队青年科技工作者郭立玮说。这名甘肃籍学生对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有独钟。

    今年,郭立玮主动放弃了报考其他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机会,依然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想跟着项目研究团队继续开展保水保墒水凝胶的研究与应用,将来争取把树种到乌兰布和,种到库布齐。”

    从渤海之滨到黄河之畔,虽蜿蜒万里却心心相连。而今,返回校园的项目研究团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在继续开展项目研究与应用的同时,心里仍然牵挂着在黄土高原种下的那一棵棵树苗,期盼着它们能够历经风沙雨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孕育出更多新枝……(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楠 季文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